中文譯名:喙石

學名:Rhyncholites hirundo (Blainville)

產地:Heming , Moselle ,France

年代:三疊紀中期

尺寸:喙石長16mm。

↑ 講到鸚鵡螺化石,大家通常會先想到馬達加斯加這種漂亮方解石礦化的拋光“波角石”,除了氣室被礦物填充而形成化石之外,其實鸚鵡螺的顎器也可能形成化石喔!不過馬島的鸚鵡螺化石產量雖豐富,但顎器化石倒沒聽說有產出,可能鸚鵡螺死後肉體和外殼分離,顎器跟著肉體被吃掉或吐掉,而外殼則隨著洋流漂到遠方。

↑ rhynch-有“鳥喙”的意思,所以rhyncholites 譯為“喙石”,目前已知喙石乃是化石種鸚鵡螺的上顎化石,不同種類的鸚鵡螺顎器其形態也有所差異。這件喙石產於法國三疊紀地層,從年代、產地、形態上來看,推測可能是 日耳曼鸚鵡螺 (Germanonautilus sp.) 的上顎,這類鸚鵡螺常和同時期的齒菊石類 Ceratites 一起產出。鸚鵡螺類顎器的化石(rhyncholites)並不常見,很少看到商品化的標本販售,甚至比菊石的顎器 (aptychus) 更罕見。

↑ 這是件帶有母岩並且表面有處理過的喙石,完整度頗高,上方輔以相當部位 現生花枝的上顎 來做個對照比較。

↑ 鸚鵡螺上顎的側面特寫,與現生蛸亞綱頭足類的幾丁質顎器相較,鸚鵡螺和菊石的顎器除了幾丁質之外,還有方解石強化的部份,使得鸚鵡螺與菊石的顎器具有更強大的咬碎能力,而喙石通常只保存鸚鵡螺顎器最堅硬的前端部份。

↑ 上顎的正面特寫。

↑ 上顎的咬合面。

↑ 和花枝的顎器相較,鸚鵡螺的顎器雖然堅硬,但似乎鈍了些。由於鸚鵡螺並非行動敏捷的游泳高手,通常都以同樣行動較遲緩的甲殼類動物為食,為了品嚐這些裝甲外殼中的鮮肉,鸚鵡螺的顎器就像吃螃蟹大餐時用來夾碎蟹螫的鉗子,重點是要夠硬夠堅固,並不需要很尖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下面提供的連結網頁,有現生鸚鵡螺的顎器可供對照。

延伸閱讀網頁:李坤瑄 有外殼的頭足類(一)-鸚鵡螺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6/238/5.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