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文譯名:巴斯克菊石

學名:Vascoceras tectiforme 

分類:真菊石亞目/刺菊石超科/巴斯克菊石科

年代:中生代/白堊紀/晚白堊世/森諾曼期(階) Cenomanian (100~94ma)

產地:Gombe, Nigeria

尺寸:長73mm,寬46mm。

  Vasco可能是地名,所以音譯為巴斯克菊石。非洲眾所周知的菊石產地首推馬達加斯加,其次是北非的摩洛哥,而位在中非的奈及利亞,北部的貢貝地區也是個重要菊石的產地,只是知名度沒有前兩者高,而且這裡的菊石和馬達加斯加與摩洛哥相比產量和種類都較稀少,雖然礦化沒有那麼精彩,但物以稀為貴嘛!其實牠們也是很特別的一類菊石,值得收藏礦研究。

  奈及利亞產的菊石主要是白堊紀中晚期,刺菊石超科的成員,尤其是巴斯克菊石科的,而Vascoceras這個屬更可說是奈及利亞產菊石的代表,只要是這裡產的菊石幾乎都被冠上Vascoceras的名稱,其實仔細比對還是可以發現:這裡的菊石外觀和礦化看起來差不多,但還是有分類上的差異值得來研究釐清。先前在古生物之家與化石狂兄的部落文章中都有提及,有興趣的石友不妨參考一番。

↑ 這顆購自化石狂兄的巴斯克菊石比較特別的是被固定在一塊黑色長方體的岩石基座,方便擺設,但較不易把玩。內捲式的殼形,臍部很深,類似之前介紹過的球菊石Cadoceras。

↑ 奈及利亞的菊石可能因為原生殼保存不佳,或顧及賣相的關係,通常是拋光處理。

↑ 外觀圓胖,表面平滑,非常可愛討喜。

↑ 在靠近殼口處有比較透明的方解石結晶。

↑ 另外一面也保存和清理得很好,只是臍部沒清出。

↑ 腹側縫合線和殼體圓胖的模樣。

↑ 腹側肋條的輪廓和較粗的體管也隱約可見。

↑ 返璞歸真的縫合線,甚至還不如侏儸紀初期的菊石縫合線複雜,這樣的演變讓人不解。

↑ 殼口處保留了氣室隔壁的立體形貌。

↑ 還是有部份透明美麗的方解石呈現出來,算是難能可貴的。

  在白堊紀中晚期的非洲和南美洲的距離比現在近很多,大西洋就像個比較寬廣的海峽,兩岸有類似的菊石和其他海洋動物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巴斯克菊石和牠們其他刺菊石超科的親戚的化石在南美洲,尤其是委內瑞拉,也有不少標本出土,也算是大陸漂移學說的一項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