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關睢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鐘鼓樂之

莕菜的傳說:

  上面這首大家應該很眼熟的詩出自詩經周南的關睢篇,詩中描寫一位青年男子看到河畔沙洲上彼此呼喚的睢鳩,想起自己所愛慕的窈窕姑娘,卻因追求不到而終日相思以致失眠,最後只好開始幻想和那位窈窕姑娘結為連理後,過著形影不離,琴瑟合鳴的快樂時光。雖是關於男女情愛的詩,但風格非常含蓄文雅而不輕浮,難怪孔子讚美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但是詩中的“荇菜”到底作何譬喻呢?詩中出現三次“參差荇菜,左右○之”,應該是指那位窈窕姑娘採荇菜時的美麗身影,令人難以忘懷。

  莕菜(Nymphoides peltata O.Kuntze) ,或稱“荇菜”(莕和荇都讀作「性」),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地區,在中國大陸除了西藏、青海和海南島以外的各省大都有分佈的紀錄。莕菜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兼具觀賞及食用價值的水生植物,由關睢篇中我們可以得知:遠在三千年前居住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人們,已經有採集莕菜嫩葉當作蔬菜食用的情形,事實上莕菜除了有食用價值之外,她還會在水面上開滿金黃色鮮豔的花朵,和荷花、睡蓮一樣是很適合庭園水池造景的水生花卉。

莕菜的分類:

  莕菜在分類上為睡菜科(Menyanthaceae),莕菜屬(Nymphoides),同屬的成員全世界共約四十種,根據文獻記載:臺灣共有四種莕菜屬的水生植物(如下圖),但目前野生族群只剩下小莕菜,而龍骨瓣莕菜則有人工栽培供食用。

莕菜的型態:

  莕菜的屬名“Nymphoides”有“睡蓮狀”的意思,雖然和睡蓮的血緣關係可說是非常遙遠,但有著和睡蓮很像的浮水葉。莕菜是典型的浮葉型的水生植物,浮水葉呈橢圓或卵狀,基部心形,難怪英文有“floating-heart”的貼切稱呼。除了像睡蓮般的浮水葉之外,莕菜還有在水中細長蔓延的莖,可以在生長季節很快的擴張族群。

  莕菜最美的部位莫過於她們的花,花徑可達4cm,比其他種類莕菜屬水生植物的花還大得多,大部份莕菜屬水生植物的花都是小而較不起眼的白花,而莕菜的花乍看之下還滿像“絲瓜”的花,金黃色五裂瓣的花,邊緣有蕾絲般的細鋸齒,癒合成桶狀的基部還有發達的蜜腺,不但好看,而且還很好吃(對昆蟲而言),除了來採花粉、吃蜜之外,有些昆蟲(如金花蟲類)還會啃食莕菜的花。
 
   在臺灣,莕菜的花期約在五月到十一月,不過一般人並不容易一親芳澤,據說臺灣在日據時代時也曾有莕菜的分佈,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曾經存在於臺灣的是分佈於印度、斯里蘭卡,一樣是開黃花的莕菜屬植物-“金蓮花”(Nymphoides auranticum),不論如何都已經滅絕數十年了,在臺灣則有一些愛好水族園藝的業者從國外引進莕菜供栽培觀賞用。除此之外,莕菜的莖葉在中草藥的應用上,有消渴、去熱、利小便的功效,也是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哦。

小莕菜:(Nymphoides coreana (Lev.) Hara)(別名:小荇菜)

sDSC_6260  

   小莕菜是臺灣莕菜屬植物中體形最小的,葉長2-6公分,葉片表面呈深綠色,葉背呈紅紫色;花的直徑略大於0‧5mm,花冠白色,五裂瓣,邊緣有鬚毛狀的細裂片。第一次看到這種奇妙的水生植物真是非常驚奇,好像小人國裡的睡蓮一般,花超迷你的!適合應用成為很好的迷你水生盆栽。
  小莕菜雖然是臺灣分佈最廣的莕菜屬水生植物,但目前野外族群也已岌岌可危,除了桃園縣、臺北縣、宜蘭縣及蘭嶼目前還有零星的分佈之外,在七星山夢幻湖(臺灣水韭保護區)和屏東縣的南仁湖有較穩定且受到保護的族群。
 
龍骨瓣莕菜:(Nymphoides cristata (Roxburgh) O. Kuntze)(別名:銀蓮花、水皮蓮)

  在臺灣雖然沒有莕菜可以採來吃,不過在高雄縣美濃鎮的客家居民卻有採食埤塘中“龍骨瓣莕菜”嫩莖的情形,當地人叫做“野蓮”。和其他沒人理的可憐水生植物一樣,產於美濃中正湖和附近水域的龍骨瓣莕菜也曾經瀕臨滅絕,所幸約十年前當地一位鍾先生又採集到一些種苗,大量栽培推廣,近年已成為當地有名的客家野菜,有興趣的朋友可在那邊的市場買到成把細長的莖,除了炒來吃,也可以留下有節的部份,自己來種植。 

  龍骨瓣莕菜葉片長4-11cm,花冠白色花徑10-14mm,稍大於小莕菜的花,花瓣邊緣無鬚毛,但花冠筒口有放射排列的鬚毛,而且花瓣上有縱向的龍骨狀突起,可做為和其他莕菜區別的依據。
 
印度莕菜:(Nymphoides indica (L.)O. Kuntze)(別名:金銀蓮花)

   印度莕菜雖然也是白花,但她的花瓣較小莕菜及龍骨瓣莕菜更大而狹長,花徑可達3cm,不單是邊緣,整個花瓣表面佈滿了鬚狀毛,而且和其他種莕菜相比,葉片非常的大,直徑可達20公分。 

  原本在日月潭生長著很多的印度莕菜,但自從建水庫及放養草食性魚類後,印度莕菜、芡(一種大形的浮葉型水生植物,種子即中藥的芡實)和其他的水生植物都陸續絕跡了,如今臺灣其他地方原生的印度莕菜可能也已經滅絕了。不過印度莕菜也是在水族園藝上常被應用的水生花卉,所以目前也有國外引進的種苗在人工的水池生長著。
 
龍潭莕菜:(Nymphoides sp.) 

龍潭莕菜:可能是一種只開花不結子的天然雜交種,在野外已消失。

莕菜分類上的修正:

 睡菜科(Menyanthaceae)包括莕菜屬(Nymphoides)在內全世界共有5屬約60種,在有些依循比較傳統植物分類系統的文獻上全被歸類在龍膽科(Gentianaceae)內,例如:國內植物分類研究的重要文獻-臺灣植物誌便是如此處理,甚至有的書籍上還出現歸類為睡蓮科(Nymphaeaceae)的重大謬誤。近年來綜合解剖學、生化分析、孢粉學、系統演化、及以遺傳學上的研究成果都支持“包含莕菜屬在內的五個屬應自龍膽科中分離出來,而另獨立成睡菜科”的論點。 

莕菜屬水生植物的栽培應用:

  莕菜類的水生植物,除了具有食用價值外,也是裝飾庭園水池的好花材,體型比一般的睡蓮或蓮花小很多,也比較容易栽培。國內水草業者也曾引進一種稱做“香蕉草”的莕菜(Nymphoides aquatica),英文叫做“Banana lily”,顧名思義,就是葉下的節會長出一串肥厚像小香蕉的殖芽,在水族箱中別有一番風味。不過還是在戶外的水池或水槽較容易栽培,而且也會長得比較好,但要小心,因為是外來種生物,不要把她們任意放養到野外去。

  至於莕菜類水生植物的繁殖方法,除了用種子之外,可直接用有節有根的部份插在水中底土即可,她們生命力極強,就算池水乾了依然能在土地上存活很久;有時連破裂的葉片都能發根,然後長出小苗來。不過她們冬天都有生長停滯、葉片縮小的休眠現象,所以在冬天時較不利於栽培。(劉sir 2000)

註一:印度莕菜在建國花市常看到葉片被剪成心形,上面有一兩朵花,被為“一葉蓮”。

註二:龍骨瓣莕菜,俗稱“野蓮“、“水蓮”,在大x發蔬果區也有看到在賣,除了炒來吃之外,也可以留下一些幾條莖泡在水裡,很容易就會長出新芽,種成室外盆栽。~劉sir 2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